凤凰艺术 | 90周年校庆共启国美之门,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正式启动
今年是中国美术学院的第九十个年头,为此,它举办了多个活动展览,与艺术界的朋友,以及无数校友们共庆诞辰。校庆活动形式多样,其中不仅有“东方竹——亚洲竹生活艺术展”、“我与改革开放40年——77、78级校友座谈”以及“寄言2028——中国美术学院九十周年校庆特展”,更有九十周年庆典大会、备受瞩目的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开馆及开馆展、良渚校区奠基仪式等等活动应接不暇,现场可谓热闹非凡。接下来,“凤凰艺术”将与您一起感受现场。
20世纪中国艺术的发展历程中,有一条道路绵延起伏,虽风雨如晦,却馨香永续。从蔡元培、林风眠、吴大羽、黄宾虹、潘天寿,到赵无极、吴冠中直至今天,中国美术学院的数代同仁们历经百年中国的沧桑巨变,于民族危机中奋起,在时代问题中自新,几代人铺就和践行着这一条“国美之路”。这条悠长深远的道路,是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与思想发展之路,同时也是一条扎根中国大地的现代艺术教育之路,更是一条立足传统、自主创新的中国艺术复兴之路。
▲ 庆祝中国美术学院建校90周年升国旗仪式
这个过程中,始终交叠着两条明晰的学术脉络,一条是以首任校长林风眠为代表的“中西融合”的思想,一条是以潘天寿为代表的“传统出新”的思想,他们以学术为公器,互相砥砺,并行不悖,营造了利于艺术锐意出新、人文健康发展的宽松环境,成为这所学校最为重要的传统和特征。而今年,这所学校迎来了她的九十岁诞辰,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庆祝自己的生日。
▲ 中国美术学院举办了九十周年庆典大会
2018年4月8日,中国美术学院举办了九十周年庆典大会,各级领导、海内外嘉宾、广大师生校友欢聚一堂,共襄盛举。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车俊出席大会并讲话。葛慧君、陈金彪、姒健敏、成岳冲、郑继伟、徐立毅、邹晓东出席。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罗德岛设计学院院长罗赞·萨莫森为开幕式致辞。
▲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车俊出席中国美术学院建校90周年庆典并讲话。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 梁臻摄
▲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致辞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在开幕式上发言:90年前,中国美术学院初建,名曰“国立艺术院”。翌年更名为杭州国立艺专。在中国的艺术院校和大学中,九十年不算太早。但国立艺术院的本科与研究生的最早建制,它的“介绍西洋艺术,整理中国艺术,调和中西艺术,创造时代艺术”的一以贯之的学术旗帜,它的代代传承的名师集群,使得它无愧为中国第一所高等艺术教育学府。1937年艺专被迫西迁,与北平艺专会师于湖南沅陵,于1938年合并为国立艺专。1946年艺专永久校址迁设杭州。如此烽火艺程,七迁其址,数度远踄,在山壑江渚之上,兴学育人,举旗树帜,于最困之时,担当先锋,理想不辍。师生们护千年敦煌而铸魂,勤抗战事业而明志,登迁徙之高境,塑英烈以浩天。让战火硝烟的大地成就漂泊的无尽课堂,让危亡的中国在这里存持天地文心、生民新命。如是艰苦卓绝、使命卓绝,无愧中国艺术的先锋之旅。
新中国成立,美院沐新风而展新颜,先更名独立建制的中央美院华东分院,复跨湖迁址建浙江美术学院。在革命的现实主义旗帜下,学院强调基础与理论建设,重视学以致用的学风培养,让革命的文艺思想与蔡元培的美育理念、让湖山悠远的人文传统与新中国的育人需求,互补交融,其命维新。改革开放,学院以解放思想、自觉改革的胆魄,将教学的复苏置入中西文化互动激荡的格局中,迎受这场伟大民族解放运动的洗炼和塑造。酝酿美术教育的开放性结构,催生自我觉醒、自我组织的先锋力量,铸炼充满改革和实验理想的重要现场,更名中国美术学院,树立“大底盘、高层次”发展思路,率先迈出自主建设的步伐,赢得南山校园重建、上海张江校区拓展、学院规模与结构跨越变化的历史性拓展,让中国的美术教育从这里持续地得以补益,煅造风神,开拓特色鲜明、内涵丰满的国美之路。如是视野迅疾、改革迅疾,无愧美术教育的核心现场。
进入21世纪,学院高扬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建设世界一流特色大学”的理想,承绵绵学脉以励志,主芃芃宣言而弘毅,集一代精英之热血,发五大国美模式以创新高:以大学望境为旨归的校园建设与校园文化模式,建立独树一帜的山水育人校园;以东方学为核心的视觉文化特色学科群建构模式,坚守东方艺术根源思想与高峰意识,建构时代沃土中重新生发的主体精神,走出一条特色发展的一流大学学科建设之路;以“人民中心”为旗帜的艺术创作、服务社会的推进模式,铸炼艺术创作的国家队和引领浙江的“智造”力量;以“四通要求”为标志的教学与育人模式,突出国际视野与本土关怀的双轮驱动,培育会通履远的有为之才;以“哲匠精神”为灵魂的师风学风培养模式,引领兼容闳阔、艺理会通、湖山诗性的哲匠名师塑造。十数年来,学校以象山校园的拓建,实现历史性拓展;以五学科的特色集群,完善优势学科的建设,入选浙江省首批重点建设高校,跻身国家“双一流”建设院校行列。学院建设代表了中国视觉文化学科的建设高度,充分展现全球性艺术学院的发展理想。如是理想闳阔、拓路闳阔,无愧学院精神的当代宣言。
中国美院用90年的践行,四万五千师生的追求,缀成“中国艺术的先锋之旅,美术教育的核心现场,学院精神的时代宣言”,这样三面猎猎飘扬的旗帜,铸成巍巍挺立的国美之门。3月24日,《国美之路大典》在北京首发,这套煌煌16卷、39册的大典系列,累十年时间、积三百多位师生心力的巨著,既是国美之门的历史性梳理,又是中国艺术教育的一座丰碑,还是中国艺术学学科建设的引领性的硕果。3月25日,《中国·美术·学院》大展在中国美术馆拉开帷幕。展览以15个生动的案例与新作,展现中国美院作为中国艺术先锋之旅的力量,作为美术教育核心现场的品质,作为学院精神当代宣言的高度。整个展览以现场的形质,构建一个丰碑林立、工坊叠错的场域,共塑国美之门、传承不息的创新意识和浩然之气。今天,是国美校庆的纪念日,四方的校友回返这国美之门,重温国美之门的哺育,共展国美之门的精神风采。同样在今天,中国美院的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将举行落成仪式,与此同时,四个相关展览开幕。那也是一个门,一个由百年前包豪斯学院首任院长格鲁庇乌斯设计和煅造了全球第一个合金门把手的门。我们希望中国和世界从这个门里获得思想解放与社会创新的开启的力量,希望中国和国际设计界从这个门里获得现代建造和中国创造的开启的力量,希望中国和国际教育界从这个门里获得生活品质和生命启蒙的开启的力量。
尊敬的车书记、葛主席、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师生校友,孤山、南山、象山,山连山,山山相望。在我们的会场中耸立了两道国美之门。第一道,是以1928年校方正式信笺铸成的国立艺术院大门。第二道是以今日校训“行健、居敬、会通、履远”塑成的中国美院之门。两个门熠熠相望、深情相守。这次学院的校庆是一次全面的学术推进和建设工程。《国美之路》大典是国美之门的历史性梳理,体现这条路的新传承。《中国·美术·学院》大展是国美之门的当代呈现,体现新时代的新创造。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是国美之门的国际视野、本土关怀的崭新开拓,体现服务浙江、服务社会的新形象。这一典、一展、一馆充分体现着美院师生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坚持人民之心出精品、立足文化自信育新人、砥砺东方精神铸高峰的新气象。
万山最深处,饮水有生涯。此时此刻,我们不能忘怀在学院发展中扶助和支撑我们的如椽之手。我们不能忘怀习总书记两次莅临我院的深情关怀。象山校园最早的蓝图经过他的首肯和鼓励,我们这个大厅的边上,还留着他栽种的杜英树园。更重要的是2004年他亲自主持省委常委会,聆听我院的发展汇报,明确提出“支持中国美术学院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给予学院发展以福被今日的一系列的重要支持。这是我院历史发展重要标志,从此我们沐浴阳光,进入大发展的好时期。从此我们始终得到省委、省政府的重要关怀,在各方面得到重大的支持。从此我们的条件建设和内涵发展都得到重大提升,全院一半以上的学科水平位列全国领先。从此,我们参与了浙江文化建设的主力军,为上海世博会、为国家重大题材创作、为G20峰会、为特色性大学和山水校园建设、为美丽乡村建设做出了我们的贡献。
我们不能忘怀杭州市委、市政府以及父老乡亲对美院的关爱和支持。他们在美院发展的始终,对美院给予鼎力之助;又在杭州众多的建设中,重视和重用美院的专家队伍。我们脚下这片校园,如今名满天下,曾经是转塘人民的世代 家园。今天落成的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的基石是以包豪斯为核心的国际现代设计艺术谱系收藏。感谢杭州市当时的领导,高瞻远瞩,促成此事。三天前,我院杭间副院长代表全院向邵占维市长祭告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的建成。山高水远,此情绵长。
我们还不能忘怀社会各界对美院的支持和关怀。我们尤不能忘怀历代的老师为学院发展倾尽一生所做出的卓越贡献。他们以品行铸炼名校,以精品塑造高峰,以人格引领新人,以学术影响社会。教师集群的文艺复兴之使命精神、勇立潮头之先锋精神、兼容并蓄之学术精神、人文湖山之诗性精神,正是国美历代创造者之无尽藏也!
国美之门,方方正正,坦坦荡荡。由此,我们追蹑先辈,重踏往歌;由此,我们检审当下,寄言未来;由此,我们抖擞使命,激扬理想;由此,我们感怀社会,报效国家。生命当长歌,记忆到永远。
▲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致辞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在开幕式上致辞:古往今来,多少诗词文赋、书画丹青描写过杭州的春天、西湖的春天,今天,暖日晴风的春天属于中国美术学院,从历史积淀的厚土中蓬勃生发的春华景象就在象山校园。在这里,我荣幸地代表来自全国各美术学院、艺术学院的院校长同事,并以中央美术学院的名义向中国美术学院建校90周年表示衷心的祝福!向为中国美术学院的建设和发展作出卓越贡献的几代师生表示崇高的敬意!
九十年前孤山奠基,国立艺术院成立,标志着中国现代形态的美术教育步入新的进程,朝向高水平发展。从林风眠先生高举“为艺术战”的大旗,到烽火艺程一代先贤跋涉办学的艰难足迹;从抗日战争胜利后国立艺专的名师汇集,到新中国美术教育的长足发展;从改革开放之后的锐意进取、勇于开拓,到新世纪以来的全面建设、站在世界一流行列,90年国美之路,是中国美术和美术教育发展的重要代表,是一代代国美人不懈努力、传承创新的奋进之路。
90年来,中国美术学院涌现出一大批名家大师,在不同时期创作出众多经典力作,培育了大量优秀艺术人才。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中国·美术·学院”大展上,雕塑长列、油画巨制、学科成果、煌煌大典,让我们看到国美优秀的学术传统和鲜明的学术文脉。在校庆的日子里,新馆落成、展览纷呈、校长论坛、新区奠基,让我们看到国美面向未来的事业规划和面向世界的崭新格局。参加这次校庆活动,我们不仅得以分享国美的成就,更是一次难得的学习、取经、交流、互勉的机会。
中国美术学院今天的气象,是几代人坚定文化理想、坚守学术信念、坚持创造耕耘的成果。特别让人感佩的是,进入21世纪以来,在中国美术和美术教育获得新机遇也面临新挑战的进程中,许江院长以他强烈的使命意识和责任担当精神,始终着眼国际艺术发展趋势,深思中国艺术的当代境遇,在国美的办学理念上阐发了许多重要思想,提出并践行了历史与当下、哲思与匠作、关切与诗性、东方与世界等重要命题,建构了艺术创作、研究和育人的国美模式。我们由衷相信,在新的征程上,中国美术学院将瞄准新的高度,使国美之路更加宽广地向未来延伸。
此情此景,谨以一联再次表示我的祝贺。
上联是:从孤山迈步,历南山拓展,成象山胜境,九十年薪火相传;
下联是:以初心怀远,秉文心养学,立雄心建树,新时代再攀高峰。
▲ 罗德岛设计学院院长罗赞·萨莫森致辞
罗德岛设计学院院长罗赞·萨莫森致辞:非常高兴能与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与设计领导者们在此齐聚一堂,共襄盛举。今日,众多海外艺术教育家莅临杭州,共贺中国美术学院——这一簇熊熊燃烧的创意烽火——90周年校庆。感谢许江院长邀请我作为代表发言。在座各位所代表的都是成就斐然的艺术院校。能与艺术设计界顶尖的创意与创新人才共同庆祝中国美院校庆,与有荣焉。
对我个人而言,再次来到杭州,我亦收获了精彩——参观了美院新校区,欣赏了诸多艺术家的作品,包括罗德岛设计学院荣誉学位获得者王澍先生的杰作。正如许院长所言,中国美院是世人的一汪灵感之泉,特别是它滋养了艺术家,诗人和作家。因此,中国美院素来在自然世界与创意过程之间搭建桥梁——这是一个与山水相连的诗意传统。
我要感谢许院长一直致力于深化与扩大我们两校之间的合作与伙伴关系。我们对于未来领导者,艺术家,设计师,建筑师的培养理念、价值观不谋而合。因而,在过去数年里,我们双方扎下的合作友谊之根日益深厚,相信在未来,定能枝繁叶茂。
在很多方面,罗德岛设计学院的核心教学模式与包豪斯学院的教育原则一脉相承。所以,此行来到中国美院,参观了阿尔瓦罗·西扎博物馆中令人惊叹的藏品,真正见证了许院长是如何努力实现中国美院与包豪斯艺术理念的相通相连。这一成功,足以彰显中国美院在艺术设计教育领域的卓越领导力。也正因此,罗德岛设计学院于2012年授予许江院长“年度院长”称号,表彰其杰出的艺术领导力与远见卓识。
我们两校也开展了深层次的师生交流。罗德岛设计学院皮特·塔居里教授一直负责设计长期合作方式,让我们两校教师能共同交流与学习。同时,他与中国美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王澍精诚合作,开展各类教育项目,改变了一批年轻设计师与未来领导人的命运。
中国美院与罗德岛设计学院每年都开展师资交流项目,鼓励我们的教师为对方学校的学科建设提出新思路。今年,我们就迎来了中国美院的一位建筑教师,与我们学校的一位老师合作教学。与此同时,我们也派了两名教师——加布里埃尔·费尔德和韩秀晶来到中国美院,与这里的师生交流学习。
对罗德岛设计学院而言,正是教师之间的合作,促成了我们不断深化的友谊与联系,我们衷心感谢中国美院在这一点上自始至终的坚定信念。
此外,我们两校也有不少共同校友和学生。目前,三位罗德岛设计学院校友正在中国美院攻读研究生学位。而过去五年中,许多中国美院校友也前往罗德岛设计学院深造,他们不断为罗德岛设计学院做出重要贡献。我坚信,两校拥有长期以来的合作传统与实践,我们都随时准备着,继续开展合作,进一步探讨与创造,共同畅想我们两校未来在艺术设计学科中的重要作用和对世界产生的影响。——许院长一直积极推动艺术,设计,教育在中国乃至整个世界的影响,宣传中国美院在光辉九十年里创造出的瑰丽财富。
今天在此发言,我不仅代表罗德岛设计学院,同时也代表了各位同行精英院校的优秀教育者。在座的各位代表了来自的全球优秀艺术设计院校,共聚于此,向中国美院创造的艺术财富致敬。各位艺术家与设计师不断地创造出多语言的作品,他们或使用图像,或展示体验,或付诸文字。他们的作品不受边界的束缚,直击我们的共同之处,也揭露我们的与众不同。今天,我们同时也在向这些艺术家与设计师致敬,向他们留下的珍宝致敬。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座美术大学,中国美术学院以其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的课程设计而独树一帜。贵校致力于聚焦社会需求,在现代技术学科中融入传统与艺术元素,卓著的教育品质享誉国内外。
传统与未来的巧妙融合,个人发展与社会贡献的有机统一,这些理念都已扎根于中国美院的办学使命里,并在许江院长的领导下,进一步发扬光大。许院长既意识到传统财富在美术中的重要性,也能放眼未来,在艺术,设计与技术的复杂交汇中为中国美院的发展探索良机。传统与未来之间的平衡意味着冒险与新的征程。而中国美院则是引领方向的开路先锋。过去二十年间,中国美院大胆尝新的同时,依然珍视传统。2004年,许院长首开先河,在中国的美术院校里开设动画设计学院,并为每一位大一新生配备毛笔和字帖,以敦促他们练习书法。2007年,许院长又让中国美院成为第一所开设建筑系的美术院校,并任命他的同事兼好友王澍先生担任带头人。王澍先生的理念——回收的诗学,为设计发明了一种新语言,既跳动着传统的脉搏,又以最先进的手法重新定义了现代性。许院长重视文化意识的再次觉醒,为了建立一个完整的东方审美观学术体系,他出版了16卷中国美院历史的百科全书,并举办了一场展示美院发展的纪念展。正如许院长在接受《中国日报》采访时所言:“当我们说要让传统重焕生机,并不是简单地复制过去的模板,而是给传统以空间,让其在现代社会扎根。”
中国美院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开馆,正是对关注中国身份与艺术传统这一理念的最佳回应。该馆的成立,将会形成一个系统的现代设计展品收藏,囊括中国与海外的艺术作品。当然,许院长的远见卓识令他并不仅满足于此,他正在计划另一项试验,尝试创立一项特别的设计课程,其中,艺术学生须花一个学期的时间学习自然科学,以此鼓励科学与艺术之间真正的跨越融合。
过去17年里,许院长以历史和传统的视角观照未来,成功地推动了中国美院的蜕变发展。在座各位都深知,作为艺术与设计教育领导人,我们面临同样复杂和颇具挑战的征程——既要规划如何保存美术实践与技艺的宝贵遗产,又要寻求艺术学科与实践的进化发展,从而解决当下的难题,紧抓机遇,紧随技术,创新与进步的脚步,它们助推我们走上了充满挑战,也颇具希望与美妙的新方向。
今天,能够来到这里敬礼中国美院里程碑式的90周年纪念,并与来自全球的同仁交流想法,我深感荣幸。我们都期待着能以独特的方式推动艺术,设计,教育向前进。我们从未如此清晰地意识到,世界需要艺术家,设计师和建筑师成为积极的参与者,应对我们所面临的瞬息万变的情况与需求。当今世界所需的人才,不仅要能力超群,更需要丰富的想象力,敢于设想我们想要的世界,去创造这样的世界。
再次感谢许院长的邀请。我谨代表在座各位远道而来的同仁,热烈祝贺中国美术学院在艺术教育事业中所谱写的九十年辉煌,并预祝贵校能在以后的岁月中,收获更多成就!
▲ 中国美术学院举办了九十周年庆典大会开启新时代仪式
▲ 中国美术学院前任院长肖峰(左)
回望九秩国美,岁月峥嵘;寄望百年发展,矢志生发。中国美术学院老教师老领导肖峰、王邦铎、潘公凯、徐嘉木、毛雪非、全山石、赵宗藻、吴山明、范景中和9名大一学生,共同走上主席台,一起开启国美新时代之门。
中国美术学老院长肖峰在任期间,勇于开拓,积极进取,成功地使中国美术学院成为全国艺术院校中的佼佼者。他继承了林凤眠和潘天寿的办学思想,在新时期又有所创新,为中国美术学院的改革与发展,为中国的艺术事业和中国艺术教育的发展及其推向世界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与中国美术学院老教师、老领导代表一起开启国美之门:“让我们共启国美之门,寄望2028。”
▲ 中国美术学院举办了九十周年庆典大会
中国美术学院是新文化运动的产物。90年前,蔡元培先生在新文化的激越浪潮中创办国立艺术院,志存高远。在1928年4月9日补行开学式的讲话中,他说:“大学院在西湖设立艺术院,创造美,使以后的人都移其迷信的心为爱美的心,借以真正地完成人们的生活。”
蔡元培先生这句话是他“以美育代宗教”说的延伸。蔡先生认为:“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在1928年大学院制订的《创办国立艺术大学之提案摘要》中,更开宗明义地指出:“美育为近代教育之骨干。美育之实施,直以艺术为教育,培养美的创造及鉴赏的知识,而普及于社会。”国立艺术院,正是蔡元培先生美育思想最主要的实践阵地。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m0623yngov1&width=500&height=375&auto=0
▲ 中国美术学院90周年校庆片之《九秩薪传》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j0607qzq5u7&width=500&height=375&auto=0
▲ 中国美术学院90周年校庆片之《重返孤山,九秩梦寻》
与庆典大会同时开幕的还有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它作为90周年校庆活动最重要的项目,也是中国美院博物馆群新增添的重量级成员。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的开馆展包括了:“生活世界--馆藏西方现代设计展”、“颠覆与重塑:馆藏马西莫·奥斯蒂男装展”、“迁徙的包豪斯:设计生活展”、“超越建筑的西扎——葡萄牙著名建筑家阿尔瓦罗·西扎建筑与设计大展”和“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建筑设计方案文献展”这五个展览。今天上午,中外设计、艺术界嘉宾共同拉开了它的帷幕,并且由包豪斯剧场《象棚》进行开幕式演出。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建筑设计师、葡萄牙建筑家阿尔瓦罗·西扎也在开幕式上发表了视频致辞
▲ 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开幕仪式
历时6年时间的筹建准备,备受国际社会及博物馆界瞩目的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于2018年4月8日中国美术学院90周年校庆日正式开馆。如今,正式开始运营的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的使命,是以建设国际一流设计博物馆作为目标,通过馆藏作品,推出研究性的近现代设计作品展览,揭示设计与生活、艺术、社会、科技发展等的关系。通过教育互动,促进公众对物质文化变迁意义的了解,从而激发本土制造的创造特质,并建立中国的设计价值与产业发展的观察体系。同时,依托中国美术学院的学术资源,系统策划跨界其他的中外当代重要设计师的设计作品展览,追踪当代设计前沿,致力当代文化消费的观念更新,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服务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 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美术博物馆群总馆长、杭间教授宣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黄坤明贺信
▲ 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成岳冲致辞
▲ 浙江省文化厅党组成员、浙江省文物局局长柳河致辞
▲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致辞
▲ 歌德学院(全球)总院秘书长约翰内斯·艾伯特致辞
▲ 男装收藏捐赠仪式
▲ “九门”共启——打开设计和建造之门:开启九门的领导嘉宾是,吕祖善、成岳冲、诸迪、张大良、于永明、陈红英、 约翰内斯.埃伯特(Johannes.Ebert),朱钦骐、王澍
▲ 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开馆展现场
艺术与教育的根本是对感受力的蒙养和创造力的激发,其共同目标是引导心灵转向,推动社会创新。作为一种智性模式,艺术实践创生出一种从身心经验而来的知识,一种感同身受的知识,艺术教育正是开启与传播这种知识的心灵事业。以“国美之路”的学术梳理为基础,中国美术学院在近年来的教育实践中,逐渐建构起一套独具特色的话语体系,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国美模式”。
在新时代历史境遇中,中国美术学院校将力求以此为根基,发展出一种以艺术为驱动的知行合一的新人文教育体系,其主要内涵包括:以“大学望境”为核心的办学理念,指向一种空间营造与精神塑造共构的大学观,以及一种山水化的立德树人之道;以艺术创造的东方精神为内核的“哲匠”理想,指向一种从中国传统文脉中生成的心手相应、技进乎道的育人观;“以乡土为学院”的育人模式,指向从中国当代人的生活世界中、从上手的技艺中生长出的感受力和创造力的蒙养;“知行合一”的立人之道,指向自我创造与艺术创造合一的实践过程,通过切身的劳作、技艺的操持将立德树人转化成为日常实行;智媒体时代的“新六艺”,指向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新的“文艺复兴人”的养成。
▲ 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开馆展现场
在世界范围内,21世纪的艺术与教育正面临全新的挑战与机遇。一方面,媒介与技术的大发展使艺术、设计与知识生产发生巨变,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带来了教育的变革与学习的革命,艺术教育理念、学院的形态正经历着一次新的重塑。另一方面,在技术乐观主义的反面,我们看到,数码化、智能化、自动化的新技术正导致感性的“无产阶级化”,艺术教育的源动力正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种种便利中被掏空、被置换。
▲ 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开馆展现场
在这种状况下,我们如何想象一种艺术教育的新方式与新框架?
在今天,艺术的现实境遇已经悄然变化了。体制批判、社会参与、全球或本土、政治艺术或美学政治……,所有这些流行或者过时的话语已经不足以匹配我们此刻的现实感受。此刻是世界艺术史上的幕间时刻,一幕已经结束,下一幕还未开启。在这个幕间时刻,我们如何从今天新兴技术媒体的激进现实中,发展出一种充分介入日常世界的新艺术?如何从当下复杂纠结的历史感和现实感中,提炼出一种深度参与到社会进程的新艺术?
▲ 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开馆展现场
在这个幕间时刻,艺术教育的破局与开局正在沉默中酝酿展开。100年前,一代艺术家、建筑师、哲学家们在不同社会基体和历史愿景中建立了包豪斯与呼捷玛斯(Вхутемас),开启了现代艺术学院的“双生花”。此后的100年中,我们目睹了艺术学院的一次次危机与嬗变。同样是在100年前,五四运动拉开了中国新文化的序幕,启动了那场文艺、思想、教育、社会的总体性变革。此后的100年中,我们也目睹了“新文化”在时代命运中的起伏消长。我们发现,如果说中国新文化的使命是重建一种人与世界的关系,在这个意义上,它还始终未能完成。
▲ 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开馆展现场
中国美术学院是新文化运动的产儿,在她建校90周年之际,除了庆祝,或许更重要的是回望来路,聆听历史的冀望与回声。90年过去,先辈们的心愿声犹在耳。蔡元培说:要以爱美的心,“真正地完成人们的生活”;林风眠说,要“从提倡艺术运动入手,把中国的文艺复兴重新建筑”;滕固说,我们要“陶铸一个开物成务的世代,而使之绵延无极……”。
▲ 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开馆展现场
除了聆听过去,我们还需要直面当下,追问未来:
面对全球范围内艺术的市场化、大学的体制化、感性的贫困化,我们如何重塑艺术的创造与教育?
为了让我们日益学科化的知识重新成为“有情之学”和“有为之学”,为了再次获得心灵的自主、胸襟的坦荡与智识的通达,我们将以怎样的姿态重新出发?
(凤凰艺术 杭州报道 撰文/Aleph 责编/ Aleph)
凤凰艺术
最具影响力的全球艺术对话平台
艺术|展览||对话
这些2017艺术趋势,你都知道吗?
▲ 凤凰艺术 2017盘点 | 壹:沾了“新媒介”,你的艺术就“合法”了?
▲ 凤凰艺术 2017盘点 | 贰:艺术圈大趋势,再不看就彻底落后了!
点击长按图片保存,识别二维码,关注“凤凰艺术”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凤凰艺术”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如需获得合作授权,请联系:xiaog@phoenixtv.com.cn。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凤凰艺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